
在卡牌手游厂商整体谋求破局的大背景下,蓝港旗下首款3D动作卡牌手游�神之�》横空出世。继去年横版格斗手游《王者之剑》和3D ARPG手游「苍穹之�3D」市场大热后,这款被誉为“蓝港第三剑”的大作,于3�17日正式登陆App Store,不�24小时即登顶付费榜第一。事实上,纵观《神之刃》的成功,除了自身过硬的游戏品质外,更值得借鉴的是游戏设计团队对传统卡牌进行的大量复合式创新。今天,蓝港运营团队从游戏类型、画面表现力、特效及操作四大方面,独家解析《神之刃》做出的四大革新�
一、游戏类型:“动�+RPG+卡牌”跨界联�

�2012年至今,传统卡牌手游的核心架构一直没有大的变动。这种“你拍一,我拍一”的回合出牌式设计理念,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经过数百款游戏的灌输,已经引发了玩家和业界普遍性的“审美疲劳”。借鉴学习其它游戏类型,给予玩家更多元化的体验,就成为卡牌手游的当务之急�
在《神之刃》的研发过程中,游戏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了ARPG、RPG、SLG等多种游戏类型,并将各大类型游戏的核心玩法融入到传统卡牌之中。例如在《神之刃》的战斗体验上,技能连招、“打—顿—退”打击感的设定,为玩家带来了动作游戏特有的爽快体�;而装备、时装、宠物等RPG元素的加入,使《神之刃》拥有了丰富的角色成长体系,提供给玩家更强的代入感�
可以说,在类型创新方面,“动�+RPG+卡牌”跨界打造的《神之刃》,无疑站在了卡牌手游的前沿�
二、画面表现力:全3D超清定义“卡�2.0�


蓝港运营团队独家解析《神之刃》四大革�-�4.jpg
画面表现力决定了玩家对游戏品质的第一感受。卡牌手游同样不例外。从上图中可以看出,在卡牌手游兴起初期,主流产品大多采用2D角色+2D场景的画面设定。这也是“卡�1.0手游”的标志。随着3D引擎的流行及移动设备性能的提升,一些明星产品开始使�3D角色建模。但限于研发实力,在场景塑造上依然维持2D设定�
而定位于�3D动作卡牌”的《神之刃》,则率先实现了�3D角色+3D场景”的�3D画质,引领卡牌进�2.0时代。在画面分辨率上,游戏达到了1080P高清标准。相对于同类型产品,《神之刃》次世代级别的画质无疑领先几个身位,带给玩家的拟真感堪比大型PC端游。在画面表现力的革新上,《神之刃》同样为2014年卡牌手游树立了学习的标杆�
三、游戏特效:让卡牌“动”起�


蓝港运营团队独家解析《神之刃》四大革�-�6.jpg
除画面外,游戏特效也是传统卡牌手游的弱势。由于引擎和美术水平的限制,游戏内交互行为的特效做得相对简陋,只能传递给玩家最基本的提示信息,在战斗中的体现尤为明显。虽然一些明星产品尝试使用技能特效,但给玩家的体验依然较为死板,缺乏动感�
而《神之刃》在特效层面最重要的革新,在于通过对“镜头”的灵活使用,营造快节奏的动态体验。研发团队针对游戏三�职业518种技能,设计�518个特写镜头。在玩家战斗过程中,每释放一个技能,就会切换到对应的镜头特写;同时在攻防转换时,还会通过捕捉式镜头营造“动态模糊”效果,强化视觉冲击力。让卡牌“动”起来,就是《神之刃》特效革新带给玩家最直观的感受�
四、游戏操作:QTE设定颠覆传统“拼数值�

蓝港运营团队独家解析《神之刃》四大革�-�7.jpg
传统卡牌手游大多采用一键式操作模式,战斗胜负更多取决于手中“卡牌”的质量,也就是数值的比拼。这种设定确实能够让轻度玩家快速上手。但在目前玩家群体相对成熟的大环境下,千篇一律地拼数值,对于玩家长期留存十分不利�
在参考了ARPG游戏注重操控和SLG的高策略性后,《神之刃》开发了全新的QTE系统(快速反应系�)。玩家可以自行选择战斗中的技能组合。QTE的加入,让卡牌手游在保持相对轻度的同时,增添了更多的策略性和操作乐趣�
�2014这个以革新为主题的年代,在不�45M游戏安装包内,《神之刃》不光展现了精品研发的态度,更用大量的复合式创新,为卡牌手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�
上一篇:《神之刃》引爆卡牌手�3D动作革命
相关评论
还没有任何留言,赶快来抢先发表吧!